「寂寞經濟」品牌新機會,用即時互動緩解?

▲(圖片來源:擷取自 Pexels

你身邊的朋友有沒有越來越多持有不婚主義,或者不急著要在 30 歲前結婚的想法呢?近年,結婚率持續下滑,導致家庭結構也由上一代的大家庭演變成小家庭,現在更多的趨勢是「一人家庭」。

2020 年全球報告統計 30-39 歲男性未婚率,韓國達 50%,香港達 30%,台灣也高達 43%,代表全台適婚人口將近有 300 萬人未婚,台灣單身族群經濟產值高達 5,000 億台幣,寂寞經濟產業蓬勃發展。

雖然單身貴族一方面減少了家庭開支,但是更捨得花錢在娛樂消費上,以追求快樂與成就感,單身寂寞歸寂寞,花錢一點不能將就!


當寂寞變成風潮,陪伴就是錢潮

▲(圖片來源:擷取自 Statista)

近年人們的生活模式大轉型,除了消費模式大規模的從線下轉往線上,社交模式也是如此, 人們習慣了一定的「社交距離」,現實總是感到「一人太少,兩人太吵」,中間缺少的就從線上攝取,從原本對網路社交的抗拒,轉變成對網路社交的依賴。

相關的商業模式應運而生,只要能短暫填補社交需求或者撫慰寂寞的心情,就能夠變現。根據 Statista 統計顯示亞洲交友軟體營業額預計今年就會突破 2,102 億,而且會持續成長,市場成長率高達 20%!


社群互動撫慰你的寂寞?

除了交友軟體的速食友情、愛情之外,營造互動感也是社群中非常流行的方式。而這些互動並不單純只有常聽到的按讚留言加分享,更是與消費者建立信任關係,滿足情感價值。若能滿足消費者的寂寞,快速解決痛點就能產生網紅行銷商機,分享兩個例子:

Podcast :享受被動接收聲音的陪伴感

Podcast 從 2020 年開始從台灣崛起,熱度高居不下,最主要是因為對話帶來的陪伴感是難以取代的,通勤時、工作時開著 Podcast,無須花太多專注力,也能營造有人陪伴的感覺。SoundOn 統計台灣 Podcast 平均每週花費 6 小時 23 分鐘收聽,完聽率高達 60-80%,黏著度甚至遠高於 YouTube 影片。

「聲音」和「文字」的吸收方式存在差異,聲音傳遞信息的方式更加直接,容易「被動」地接受,而文字則需要更多的「主動」投入,透過大量注意力去理解文字的意思。相對來說聲音比文字更有陪伴的效果,聲音能夠直接地傳達情感和語調,讓聽者更容易地理解和感受。聲音比文字更能夠帶來更直接地交流體驗,並能夠產生與對方在相同的空間感。

▲(圖片來源:擷取自 Apple Podcast

線上直播:即時互動創造沈浸式的感受

透過線上直播,觀眾能與直播主零時差互動,迅速拉近彼此的距離。高度的臨場互動,打破螢幕兩端的隔閡。相比明星,網紅直播主的距離感更近,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說更親切且更有說服力。善用直播吸引力,購物平台都有推出直播功能,讓消費者能「現主時包軌!(現在包起來)」根據蝦皮購物數據顯示 2022 年總共推出 80 萬場直播,累積 15 億人次觀看,直播帶貨的網紅行銷經濟不容小覷。

雖然影像和聲音都可以擁有陪伴感,但所產生的感受方式和強度是不同的,直播的臨場感往往會更加強烈。在直播是即時互動中,觀眾可以在即時的交流和反饋,有機會在實質的交流中與直播主產生共鳴。呈現更真實的場景和氛圍,讓觀眾更加感受到直播主的存在和身臨其境的沈浸式感受。

▲(圖片來源:擷取自蝦皮直播

寂寞經濟,品牌這樣進攻網紅行銷!

▲(圖片來源:擷取自網路)

千禧世代被稱為寂寞世代,儘管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獨自生活,但畢竟人類是群居動物,仍然需要人際互動和情感支持。在這背景下,注重心靈感受的「寂寞經濟」因此而生,消費者需要即時的娛樂和陪伴。

Podcast 和直播都能夠帶給消費者不同的陪伴感受。Podcast 以聲音為主,能直接地傳達情感和語調,讓聽者更容易地理解和感受;直播則能夠透過即時互動和反饋,打破螢幕兩端的隔閡,更容易產生共鳴和沉浸在場景和氛圍中。

在寂寞經濟的背景下,建立與消費者的長期關係尤其重要。除了提供娛樂形式的陪伴外,品牌也可以透過社群平台上有趣的話題進行網紅行銷,吸引注意,讓他們感受到參與和被關注的滿足感。重要的不是等到消費者感到孤單寂寞時才想到品牌,而是要隨時貼近消費者的體驗和互動,讓他們可以在碎片化時刻能夠與品牌建立情感聯繫。

Partipost 是亞洲最大網紅行銷平台,目前橫跨亞洲八個市場,歡迎持續關注「社群研救所」、追蹤 @partipost_tw  Instagram 社群媒體, 最前線的社群趨勢 ,最豐富、好玩的內容行銷全在這!

協作編輯:Partipost 特約編輯 霈軒

延伸閱讀:Netflix 社群行銷,3 大特色抓住用戶的心!
延伸閱讀:真的嗎?IG 預告限時動態要跟 Reels 結合了?
延伸閱讀:逆向行銷,品牌如何扭轉危機為轉機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